草袋饭习俗

项目序号:4-5 级别:县级
公布批次:第一批 公布时间:2018-2
代表性传承人:马金钗(联系人) 保护单位:翠江镇文化站
项目地址:福建省宁化县翠江镇 类别:民俗(Ⅹ)
所属乡镇:宁化翠江
项目介绍
草袋饭习俗

 

闽粤赣交界地区四季分明,水源充沛,无霜期长,拥有层层叠叠、高耸入云的梯田,是典型的稻作文化区。生活在这里的客家人,以稻米为主粮,一日三餐都吃米饭。客家人制作米饭有几种:最普遍的是笊饭,最快捷的是焖饭,最方便、乡土气息最浓的是草袋饭。 

草袋饭也叫炻饭、蓆袋饭、草包饭、香草饭,做法是用蓆草编成细密、柔软的小袋子,装入米,扎紧口,入锅焖熟即可,是过去劳苦大众发明的一种快餐。以前客家人从事稻谷种植,中午来不及回家吃饭,又没有铝、塑料、不锈钢饭盒,只好就地取材,用蓆草袋盛米做饭,用竹木做碗筷。 

草袋用生长于山野的蓆草编织而成,做工精细,造型美观、可爱。它成于自然,归于自然,是环保的绿色工艺品。蓆草,又叫“灯心草”,是一种多年生沼泽簇生草本植物,地下根状茎横走,纤维长、坚韧有弹性,是造纸和编蓆、草鞋的好材料,常见于山塘、沼泽、水圳和积水低洼的地方。 

闽粤赣地区以前交通不便,山连山,山迭山。客家人需要跋山涉水将粮食、土特产挑到城镇去卖,再把日用百货和食盐挑回家。挑夫出远门,要在扁担里装一口锅,若干草袋和干菜。挑夫累了、饿了,抓几把米塞入草袋,在清澈的溪润里淘洗干净,扎紧口,丢入沸水锅内以猛火煮至饭袋饱满,揭开锅盖,提起饭袋沥干,不掉水滴时将饭挤出来。随着“破”的一声响,山野气息浓郁的草香扑鼻而来。挑夫用草袋饭就萝卜干、腌菜干,吃得津津有味,所有的劳累辛苦一扫而空。 

修山、伐木工人的寮(一种工作、伙食单位)也采用草袋煮饭。一大锅可以煮二三十袋饭。为了避免错拿,每个草袋均拴一块小竹片,写上姓名。各人食量有大小,自己的草袋里放多少大米自己定。谁也不占谁的便宜,谁也不吃亏。到离村寨很远的梯田干活的农民,出门打柴的樵夫,也吃草袋饭。带有几分“野趣”的草袋饭,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。 

草袋饭携带方便,食用快捷,干净卫生,既可当小吃,又可当主食,冷热皆宜,颇受大众青睐。这种本是乡间农人常吃的快餐,如今成了城里人青睐的美食。现在的草袋饭,已不再是以前制作简单、配料粗糙的草袋饭了,而成为一种特色的精致美食,做法多样,品种多达几十种。大城市上一些餐馆,采用闽西大山深处人工栽培的蓆草制作草袋,原料采用泰国香米、广式腊肠、鲜虾仁、香菇、腊肉、鱿鱼等,做出的草袋饭香味十分浓郁。 

草袋饭,这种传承了悠久历史的美食,是典型的山野美味,蕴含了独特的草编艺术和稻作文化,以低碳、绿色、自然、健康等文化内涵,越来越受到都市人的青睐。

 

 

 

 

项目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