煎包

项目序号:4-93 级别:县级
公布批次:第三批 公布时间:20211025
代表性传承人: 保护单位:
项目地址: 类别:传统技艺(Ⅷ)
所属乡镇:宁化县
项目介绍
煎包

客家煎包又叫“剌包子”,以其皮薄馅美、多汁多味而出名,是一道美味可口的福建名小吃。煎包馅料多用瘦肉丁、萝卜丝、加香葱或韭菜揉合而成,用经过发酵的面粉为皮,捏成水饺形状,摆放在刷均匀油的平底锅上,加入少量清水,盖紧锅盖煎至煎包底部呈淡淡焦黄色时即可出锅。出锅时,煎包略呈焦黄色,冒着吱吱热气,飘出阵阵清香,使人垂涎欲滴,食欲大增。

说起客家煎包,相传和宋代名相李刚有关。宋绍兴二年(1132年),李刚因立主抗金被贬,从江西赴福州途径宁化,李刚到达宁化城关时已是深晚,又饥又渴,在塔下街恰好遇到一家包子铺欲打烊关门,李刚上门求食。店主见李刚风尘仆仆,饥寒交迫,就把卖剩下的几个冷包子,放入平底锅中煎热,让李刚食用。李刚当夜在城西草苍庙借宿,是夜,李刚想到去国离乡,心忧社稷,满怀悲愤在庙笔上题诗:“不愁芒屦长南谪,满怨灵祈助北征,酹将一杯揩泪眼,烟雨何处是三京。”充分表达了李刚讨贼复仇、忠君忧国的心情。后来宁化乡民敬重李刚,将其诗以碑刻之,因诗中有“揩泪”两字,因此诗碑又被称作“揩泪碑”。

包子铺的老板得知头天晚上门求食的竟是抗金名将李刚,大为惊奇,便重新做了一锅煎包,向客人推荐,宁化乡民个个敬重抗金名臣李刚,煎包就渐渐在客家人流传开来。

 

项目地图